最快速的一次修宪,如此安排释放什么信号?

未标题-10.jpg

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《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》,明确提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。这是今次修宪的最主要之处,将在3月份全国两会正式通过法定程序完成。

这也将是继1988年、1993年、1999年、2004年之后,现行的“八二宪法”第五次修改,亦是第三次涉及指导思想的修改。1999年和2004年的修宪,分别将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写进宪法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两次修宪乃是在1997年十五大、2002年十六大修改党章后,时隔一年多进行的。今次则是在2017年10月十九大修改党章后,旋即于2018年进行修宪,间隔时间仅几个月,创最快速度。十九届二中全会,也是历史上第一次为讨论修宪而专门召开的二中全会,打破了以往二中全会讨论两会人事的传统做法。

这样的创新方式,有重要的考量。诚如二中全会所指出的那样,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,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,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。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,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,必须根据形势发展,与时俱进进行修改,否则,就将造成相关改革于法无据,迟滞延宕,影响总体发展进程。

今次修宪,将十九大确立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载入宪法,堪称是在“第一时间”无缝衔接,避免法律与实践、党章与国法“脱节”的空窗期,为国家各项改革发展提供统一完整的法律制度框架。

除形式上的创新,修宪内容同样“新”意多多。除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,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,两个阶段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奋斗目标,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的外交新思路,以及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监督新体制,都将纳入宪法,成为内政外交的重要遵循。

短短一周之内,十九届中纪委二次全会及十九届二中全会相继召开,监察改革已基本就绪。而根据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《监察法》草案,“维护宪法和法律法规”被列为新的监察机关三大主要职能之首。未来的国家监察委员会既是依宪法设立、依宪法监督,也将监督所有公职人员遵守宪法的情况。

来源:大公网 作者:马浩亮
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